【要闻】四张图表描绘OPEC和俄罗斯的噩梦,美页岩油将主导油价 二维码
24
油价下跌看起来似乎没有尽头——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,但对主要产油国如沙特和俄罗斯来讲却是个噩梦。而目前美国原油产量的激增正在推动油价进一步下跌。 ![]() 上周,油价跌至2017年最低点,布伦特原油价格和美国原油的价格分别跌至48美元/桶和46美元/桶以下(本周又分别跌至47美元/桶和45美元/桶以下)。下跌的原因最终归咎于美国原油库存的上升,根据上周三公布EIA数据,截至6月2日当周美油库存了330万桶,而预期是库存下降350万桶,两者差额之大引发数据公布当日美油价格暴跌超过3.5%。 除原油产量的提升以外,自2015年美国取消原油出口禁令以来,美国原油的出口也在不断攀升。这导致美油在2016年出现温和上升,但2017年截至目前的美油出口量显著提高。这是原油长期价格仍将低迷的一个关键因素。 美国曾在1975年禁止原油出口。1970年美国原油产量录得峰值,该峰值在未来两年将会被超越。美国原油产量巨大,但消费也巨大,因此需要从OPEC产油国进口原油,OPEC在1973年时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55%。 这就意味着,OPEC可能会在实质上控制油价。美国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(也称斋月战争,指1973年10月6日埃及,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反击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)中支持了以色列,OPEC产油国组织通过提高油价报复美国。这对全球原油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,油价当时翻了四倍。 美国为应对油价上涨,所采取的手段之一便是1975年通过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(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)。该法案意在通过禁止出口来缓解对原油进口的依赖,保证了美国生产的原油只允许在美国被消费。 ![]() ![]() 传统产油国的噩梦 美国页岩油对传统原油生产国构成巨大的威胁,特别是对沙特和俄罗斯来讲。在2016年12月,OPEC及其产油国联盟达成减产协议,减产量为180万桶/日,约占2016年全球原油日均产量的1.5%。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对此协议的履行还算差强人意,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减产均值为110万桶/日。俄罗斯采用了以2016年12月份产量为基准而非以年同比(2016年第一季度)为基准。 OPEC减产协议试图将油价稳定在50美元/桶附近,各产油国在5月同意将减产协议有效期再延长9个月。如果回到1973年,此举可能会引起油价蹿升。但在2017年,OPEC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40%,美国已跻身全球三大产油国之列。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延长减产协议达成后升至54.15美元/桶,但目前布油跌幅已超过13%,而且可能还将进一步下跌。 ![]() ![]() 现在可能需要把如下事实加入以上关键点总结了:美国是全球第三大产油国;美国比过去40年任何时候都不依赖原油进口;美国原油在油价低至50美元/桶附近时的全球市场份额正在扩大。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甚至在几年之前都会认为,在目前这个油价水平下很难盈利,但是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油价还将下跌,而美油出口还将上升,而其影响力确实全球性的。 截至目前,布油交投于47美元/桶以下,自减产协议被延长以来已经下跌超过13%。 ![]()
文章分类:
市场统计
|